一中概况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一锅老汤

发布时间:2016-05-24 11:32:02浏览次数:8068

一锅老汤

李 仲       

和毕业的学生闲聚时,聊母校的老师是他们永恒的话题。每当说起某个老师课堂或生活中的趣事时,他们总会眉飞色舞,笑声不断;每当谈到某个老师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教学艺术时,他们往往会肃然起敬、赞不绝口;每当提到某个已故老师时,他们又会表现出惋惜、怀念之情,特别是刚得知此噩耗的同学,为没能见老师最后一面,送老师最后一程而深感痛心和遗憾。

某日,和几个不同年代毕业的学生小酌,话题不自禁的又转到了母校老师的身上。我校八八届毕业的学生王永利(现为我市统战部副部长)给大家讲了一段们班的事情。她说,在她读高一的时候,某天晚自习时,邓斐然老师来班告诉他们,某某某老师这节课有事,不能来辅导了,让他们自己上好自习。同学们久闻这位人称“邓几何”的名师(在2000年之前代数、几何教材是分开,我校是由不同教师来讲授的),为没能做他的弟子而遗憾,今天邓老师送上门了岂能放过同学们半是期盼半是起哄的纷纷喊道:邓老师给我们讲道题吧!邓老师给我们讲节课吧

邓老师微笑着走上了讲台,他说,你们班刚讲完立体几何吧,有这样几个问题大家要搞清楚他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几何图形,同学们惊呆了邓老师不用任何教具画的图形和书上印的一样标准在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里,邓老师就把我们一直搞不懂的几个难点,讲的清清楚楚,我们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大家的赞叹声中,邓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悄然离开了教室,我们还久久沉浸在那种难以言表的享受之中。

王永利的话音刚落,0七届一个同学随即接过话说,我们数学老师陈国军也棒得很,还获过“苏步青”奖呐,你别看他说一口土得掉渣的家乡话,但非常风趣,加上他手舞足蹈的动作,老是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你别看他个子不到一米六,同学们都说那浓缩的都是数学精华,那小脑袋就是为教数学而长的。

在座的你一言我一语,大有“斗师”之势,在这些“师丝”为他们的偶像点赞之时,我不禁想到了我校许多和邓老师、陈老师一样优秀的名师。像教代数的刘宗信老师,人称“刘三角”,三角方面的题从来都难不倒他。从教以来,他不断钻研、不断积累,并把自己演算的代数题,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八开纸大小,四、五厘米厚,退休前整理了很多本,说“著作等身”有些夸张,说“著作齐腰”实不为过。当时没有什么印制的教辅,也不搞什么题海战术,更没有什么周练月考,因此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个教师能演算那么多题,并且进行归纳整理,确实难能可贵。又如,教地理的王铁夫老师,他在黑板上画的我国各省区地图、世界主要国家的地图,其准确程度,绝不会引起“领土纠纷”。再如教历史的张逢澍老师,她能面向学生,背对黑板进行板书。还有我们的老书记陈维,人称“双料教授”,历史、地理都能教,而且教的是文科班、毕业班,他对教材的钻研、把握,就连科班出身的老师都非常佩服,很多历史老师、地理老师遇到疑难问题都会向陈书记请教。我们一中像这样的老教师还很多……

一中的老教师不仅 “身怀绝技”,而且都具有高尚的师德。上个世纪企业状况普遍比较好,教师的经济待遇比较低,他们虽然有时也会发发牢骚,然而“台下一肚气,台上一身劲”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也正如一个老教师所讲的:咱们学校老师不用领导管,只要有人排课表,有人敲钟(当时学校还没有电铃),咱们学校就会正常运转。

省教育厅一位领导(他从汤阴、道口过来的)来我校调研后说了这样一段话:新乡市一中就像做道口烧鸡的那锅百年的老汤,只要在那里一煮,那味就一定香。

我想这锅“老汤”,就应该是一中的优良传统,一中的文化吧。愿我们这锅“老汤”,味更鲜,味更浓,相信我们一中这个“百年老店”一定会人才辈出,代代相传,香飘四海,流芳百世。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