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教育科研不“玩”

发布时间:2014-11-19 11:03:13浏览次数:3650

 

教育科研不“玩”
作者:凌龙华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及河南教育科研网
 
现在教育上有很多“玩”(玩口号,玩特色)的做法,我在这里说说教育科研上的“玩”。可以这样说,因为依仗着“科研”这一权威,教育科研上的“玩”法可能更高明,也更“猫腻”。
一是玩概念
概念是理念的基因,是理念之核。一个闪烁着理念光芒的概念有时就是一个好课题,完全能引领教育者去反思、去探究,去印证、去建构。遗憾的是,许多概念只是“换种说法”而已,缺乏新的思想,更缺乏鲜活的实践来支撑。闭门造车、故弄玄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使得本该清晰、理性的概念变得生硬。为了速成“创新”,许多“科研”已远离了教育生活之源。不是从课堂中发现问题,不是从问题中生成课题,而是在文本上大显身手:玩概念,玩说法。
执意让人读不懂,努力编造一个新名词,已被某些论文专业户作为科研“创新”、“致富”的一条捷径。
 二是玩模式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育是动态的,也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在教育的百花园,任何的模式演绎到极点就是“禁锢”和“僵化”。因此,我们不必信奉某人某模式为教育法宝,更不必把教育科研的“热区”框定在提炼、制造所谓的“X步法”、“XX教育模式”……上。
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时刻在发展的人,此法在此地此时有效,决不意味着它在彼时彼地有用。就像马家军的训练法,它创造了几个世界长跑纪录,你能让国家队和其他所有的体训队都效法吗?
构建模式只是教育探索征途上的一程,远非终极。总结模式也只是教育科研的一环,只是为他人提供一种参考样本而已,完全没有必要激动得有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更不必为此悲壮得“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是玩过场
当学校和教师把教育科研功利化、庸俗化,仅仅当作是金字招牌装点门户的时候,“大轰隆”与“大跃进”也就在所难免。表现在课题研究上往往是立项热情万丈,实施无声无息。“开题轰、中间松、结果空”,这样的情形在中学教育科研中可谓司空见惯。说白了,搞课题无非是玩个名份,玩个架式,玩个过场。
同样的情形,在一些标榜新课程的新课堂中,也是见怪不怪。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好好的一堂课,总要被“新理念”折腾上好几回:四人一组,小组讨论!就像木偶上了发条,享受着“自主学习”的学生,时不时要被老师指令转过身围成一堆“讨论”一番。至于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讨论,学生是否渴望讨论,讨论的效果如何,教师和评课者则全然不顾。要的是形式,要的是热闹,要的是过场,如此“新理念”又能给“新课堂”带来怎样的“新气象”和“新局面”呢?
教育科研是科学,是艺术,它要的是“脚踏实地”和“不拘一格”。只有不“玩”,才能大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