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2019-01-16 08:46:54浏览次数:4250

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1、新时代的高考定位:公平优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决定教育改革任务,教育改革任务又决定高考的定位。长期以来,高考的定位一直是择优录取的选拔性考试,这与我国很长一段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是相符的,对国家发展和人才产出起到巨大作用。

1.1 高考定位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

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在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逐渐普及,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开始转向内涵式发展,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领域的矛盾依然尖锐,人们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诉求日增,教育发展不充分带来的质量问题和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公平问题依然突出。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举一纲而万目张,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以此为目标,或携手共进,或相向而行,在改革深水区继续探索前行。教育改革任务中,如果说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最终目的,那么实现的路径就是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共同构成定位新时代高考的坐标系。

对于教育公平,高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考制度保证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考生,均可凭借真才实学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获得更多改善未来生活的机遇。高考之于公平的深远意义不仅仅限于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曾从全局高度予以充分肯定:“完善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包括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维护和增强全国统一高考在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核心地位。”高考制度在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核心地位,高考公平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保障作用,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讨论高考和研究高考改革举措的重要前提。

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高考公平:实行阳光招生政策,规范高考加分;制定国家考试标准,建设标准化考场,执行严苛的命题安全保密制度;高考期间,政府各部门联合行动,打击违法助考行为;阅卷期间,严格把关,保证阅卷标准的统一;等等。新一轮高考改革,要在上述基础上,不断细化、完善、升级公平保障的举措,增强高考公平在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中所发挥的作用。首先,提高命题质量。高考试题的命制既应关注以自然属性分类的群体间的公平,如性别差异,也要关注以社会属性分类的群体间的公平,如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家庭收入差异等,避免因试题内容选择或设问取向不当造成不公平。其次,拓展服务范围。高考既要保证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也要配合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比于高考与教育公平确凿无疑的正向关系,高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则显得错综复杂。在梳理二者关系前,首先要明确3个概念: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应试行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教育的观念和模式。应试教育以考试分数为最高追求,在德智体美劳中,主要追求智育;在智育中,只追求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因此是片面的教育。应试教育在个人层面的表现是“唯分数”,在社会层面的表现是“唯升学”。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智育中,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是全面的教育。应试行为是指应对考试的系列活动,如复习备考。如果说应试教育是要反对和避免的,素质教育是要提倡和推行的,那么作为考试之必然产物及学习之必要环节的应试行为则是要引导和规范的。如果不加规范,应试行为往往会演化成应试教育;如果引导恰当,应试行为完全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高考是高利害考试,表现为: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接受什么质量的高等教育,对于个人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社会竞争激烈,不同种类劳动的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为获得未来更好的生存条件,学生必然要把握高考这样一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并全力以赴。高考的高利害属性使得与之相关的应试行为的利与弊都非常突出,应试行为的天平很少处于平衡状态,在不正确的导向下,它通常会向弊的一端倾斜;因此,高考唯有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考试测评规律的前提下不断与时俱进,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根据实践反馈调整考查策略,才能止弊生利,转弊为利。事实上,伴随素质教育的发展,高考始终坚持改革,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

1.2 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高考内容改革:不断反思和紧密跟随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建设亟须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换成人力资源优势,党和国家的文件中反复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民族素质,并不断强调其对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1977年高考恢复,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考查内容,学生也以此为重点只争朝夕、刻苦学习。在百废待兴的特殊时代,数年间就涌现出大批具备较高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恢复高考和高考带来的应试行为功不可没。这一阶段,相比于教育质量,更加注重的是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相比于德育、体育和美育,更加注重的是智育。高考考试内容与选才目标高度重合,应试行为明显利大于弊、功大于过。

但是,应试行为的负面效应很快就显现出来:“只抓升学,忽视对劳动后备军的培养;只抓考分,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抓少数,忽视多数;只抓毕业班,忽视非毕业班;只抓高中,忽视初中。”这样的教育模式被称为应试教育。为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偏科、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不良影响,20世纪80年代出台多项改革举措,如198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高中建立学生档案的暂行规定》,1990年颁布《关于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这一时期高考考试内容也不断调整,由考查课本上的知识逐渐转变为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在反思应试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抵制应试教育的理想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概念出现,其内涵也逐渐清晰起来。从最初强调其与应试行为不同,将之定位为高考难以测评的“吹拉弹唱”,到客观正视教育问题、理性思考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强调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20世纪90年代,国家发展对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增;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更加优质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素质教育被提升至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高度,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根据这一要求,高考内容在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转向能力考查的同时,开始探索考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探究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情境化试题不断推陈出新,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高考各科试卷中;同时,试题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作答,标准答案变为参考答案、答案示例,打破了答案的唯一性,提高了试题的开放性,拓展了考试内容的改革空间。

随着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演进,素质教育的变化重心逐渐转向了德育。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更明确地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考也相应地加强了对德育的考查和引导,包括: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力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对思维品质的考查,促使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将对价值观的认知内化;增加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增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增强“四个自信”。高考考试内容的调整对基础教育教学产生了迅速而有力的正向作用,教学导向、教学内容甚至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智育和德育领域,高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激发的应试行为为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历史实践证明,高考考试内容能够贴合素质教育的需要,高考能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环,改革形势决定高考理所当然地要融入素质教育之中。

1.3 新时代高考的新任务:教育指挥棒和改革龙头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使得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孙春兰副总理特别指出,我们的国情决定了高考将继续发挥着“指挥棒”作用,要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利用教育评价对学校办学、教师从教的导向作用,突出素质教育评价。可见,解决指挥棒的问题,不是不要指挥棒,而是要确保指挥棒指挥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式是恰当的。

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高考非但没有被弱化,反而被赋予更光荣更艰巨的历史使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强调,要突出高考改革的龙头地位,把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更加有力地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向前进。

教育的指挥棒和改革的龙头,既意味着高考要先行一步,对素质教育不能亦步亦趋、更不能后知后觉,而要有自觉意识、主动意识,登高望远、鉴往知来,将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考虑在内;也意味着高考要着眼整体,对自身定位和功能预设不能再局限于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局限于选拔性考试,而要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通盘筹划。对于高考考试内容而言,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必须全面体现德智体美劳,避免与教育目标重合度的降低、避免与教育目标调整之间的不同步、避免应试行为负面作用的叠加,使高考切实成为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体系中的一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考在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指挥棒和改革龙头作用。

新时代高考的定位和任务十分明确:作为教育公平之保障,发展素质之必需,新时代的高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科学评价人才为主要使命,积极引导和促进教与学,与之共同实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成才目标,并助力学生学业减负增效及教育教学提质达标。

与以往选拔性考试的定位不同,新时代高考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将基础教育和高校一并视作主要服务对象,在保证选拔区分功能的同时,也强调育人功能,以更积极的姿态、更灵活的策略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组织研究高考评价体系,并计划与相关部门配合出台配套措施,以保证改革方向的正确、考试设计的科学以及贯彻落实的到位。

2、高考评价体系: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2.1 “一核”考查目的: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新需求,都对高考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培养什么人”的目标更加鲜明。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面向新时代、新要求和新需要,高考的核心功能也必须调整确立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教学的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要坚决改正。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高考,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将培养和选拔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和选拔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高考为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拔符合要求的新生。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必须确保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相一致、与培养要求相契合。

引导教学是高考对于基础教育的现实功能。高考对基础教育具有客观存在的反拨作用,既能通过“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来促进基础教育,又会因为“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以及固化的考查方式引来诟病。高考的各个环节,包括前端的内容设计、素材选择、试题命制和后期的评分流程、评分方式,均要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基础教育改革同心同向。

2.2 “四层”考查内容: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高校人才选拔需要,遵循考试测评的规律,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该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提炼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的构建要坚持3个原则:适切而充分,明确且连贯,承前亦启后。

2.2.1 适切而充分

首先,“四层”的构建应适合恰当,符合实际。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都是高考能够考查、应该引导的内容,历年的高考命题也积累了充足的实践经验。其次,“四层”要有足够的容量,将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内涵考虑在内,涵盖素质教育的主要层面。

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要求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审美、培育劳动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覆盖了德、智、体、美、劳5个领域。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特性不同,核心价值强调的是学科共性。

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学科素养是在对有关国家政策文件、国家课程标准、高校培养方案和国际相关教育测评框架进行文献分析研究,以及对高等教育相关群体、基础教育相关群体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初步形成的。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学科素养定向,对考查内容中知识和能力进行调整,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效率并促进所掌握知识能力的有效运用,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和时间花费。

必备知识是在梳理高校专业学习要求的知识内容、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历年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掇菁撷华形成的。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并将关键能力的内涵进一步阐释为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高考“四层”考查内容中的“关键能力”是将《意见》中提出的关键能力学科化,在整合高校专业学习的能力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历年高考考查的能力基础上,取精用宏地进行合理分类形成的。与各学科原有的能力要求相比,关键能力有2点不同:一是更加契合时代需求。社会变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如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要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二是强调具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关键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已经获得的能力,还应该包括能够在未来获取新知识、新能力的学习能力。

2.2.2 明确且连贯

“四层”考查内容之间的界限较为清晰。其中,必备知识和核心价值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区别比较明显,必备知识主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态呈现,核心价值属于思想观念。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共性较多,学科素养是连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的重要层面,但是它与关键能力也有区别:一是学科素养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方法和健康的情感态度,也就是核心价值的指导;二是学科素养主要是在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时需要的;三是学科素养的综合性强。以司机开车类比,司机必须要了解道路安全法规、驾车基本理论、车辆基本构造等基本内容,这些属于必备知识;一个合格的司机,能够熟练开车上路,平安行驶,可以说具备了关键能力;一个高水平的司机,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中应对棘手问题,能够完成较为困难的驾驶任务,可以说具备了学科素养。

在“四层”考查内容中,以核心价值为先,高考始终凸显核心价值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发展的学生必然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理想追求和健康的情感态度。“四层”是相互连接贯通的。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轻视知识和贬低能力的倾向,将知识、能力和素养三者割裂开来;或者将知识视为能力和素养的对立面,认为积累知识与培养能力是矛盾的;或者站在素养综合性的角度认为能力已经过时。这些看法不仅是机械的,而且是错误的:首先,三者既各自存在,又互相关联,不存在脱离了知识的能力,更不存在脱离了知识和能力的素养;其次,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高素质的学生必然是在知识方面有较多积累、在能力和素养方面有较好发展的学生。

作为有机整体,“四层”考查内容之间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核心价值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考查中体现出的正确方向、正确价值观、正确方法论、健康的情感态度等;学科素养反映核心价值,是在复杂情境中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关键能力是对必备知识的运用,是形成学科素养的必要前提;必备知识的积累是形成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在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行考查时,必然涉及对必备知识的考查。

2.2.3 承前亦启后

素质教育贯穿于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各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重点有所不同,但应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高考的桥梁地位决定高考必然要面向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在其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018年初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规定了高中阶段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高校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包含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2个“国标”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双重参考依据。在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具体内容时,既要具有达标意识,依据高中课标,对接其内容,符合其要求;又要具有前瞻意识,依据高校选才需求,充分考虑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四层”是学生经过基础教育应当养成的素质,也是学生进入高校学习需要达到的素质,通过“四层”实现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良好衔接。

2.3 “四翼”考查要求: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

根据国家需要的人才特征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考评价体系确定了4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分别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

2.3.1 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素质教育的各个阶段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性体现在,前一阶段学习成果是后一阶段学习成果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高校的学生来说,应当已经为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固牢靠的地基。在广阔的学科领域,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2.3.2 综合性:高考强调融会贯通

素质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内涵丰富,不同方面是相得益彰的关系。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2.3.3 应用性:高考强调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中,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2.3.4 创新性:高考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中的智育和以往教育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创新性的强调。高考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除此之外,高考命题也应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才能就此4个维度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总体来看,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体两面”的:既是理论体系,它的构建始于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素质教育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也是实践体系,为高考命题提供依据,为备考、评价提供指南。它的评价对象既是考生,以“四层”测量考生素质内涵,以“四翼”评价学生素质达成度;也是高考命题本身,“四层”规定命题内容,“四翼”保障命题质量。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