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从“高考命题”到“高考阅卷”看“高考答题”

发布时间:2013-04-09 10:57:33浏览次数:2820

从“高考命题”到“高考阅卷”看“高考答题”
     几乎每年都有考生向我咨询:高考答题怎么就能做到又快、又准、又简单?我一般先反问考生:你想过高考命题专家在命题时是如何确定检测方向的吗?你想过高考阅卷老师在阅卷时是怎么审视你  抓住高考的“起点——命题”和“高考的”终点——阅卷“两个关键点,深入分析、认真思考,“起点”“终点”搞清楚了,中间点——答题的问题,“快、准、简”的问题也就应刃而解了。我们还是拿一道试题来分析吧!这是一道高考模拟试题,我多次提及过这道历史试题:

满清末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舰打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的国门和现在我们实行的改革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把它变成填空题,应该怎么填又快、又准、又简单?

我们先看一看命题专家是怎么确定这道试题的检测方向的: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透过历史现象抓住事件本质的能力。为达到这个检测方向,命题专家用“区别”抓住考生:制度不同、国情不同、年代不同、社会性质不同……,这都是区别呀!

过去是被动开放,现在是主动开放——这也是区别呀!

过去是被迫开放,现在是自愿开放——这也是区别呀!

我们再看看试题,或者你出声把试题念一遍,你会发现你忽略了一个词,一个比“区别”还重要的词,一个限制区别的词:“本质”!你上面写的一大堆都是现象,命题专家用“区别”两个字干扰了你的思路和选择,让你做足了“现象”的文章但得不到分。一旦你抓住了“本质”两个字,并将“本质”与“区别”连在一起——“本质区别”,你就会拨开现象抓住本质区别了。

本质区别是什么?我曾经用这道题考过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老师,他不加思索的回答道:“两个字——主权,四个字——国家主权”,我心服、口服!李老师顺便提示我:阅卷老师就找这两个字,写了就是满分,没写就丢分。我明白了阅卷老师批阅高考试卷时要“采点”是怎么回事了。

高考试题和写诗、下棋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有诗眼,围棋有棋眼,这道试题也有题眼——本质!而阅卷老师就是依据这个题眼寻找关键词,做为考生答题时一旦把握住了命题和阅卷这一始一终两个点,在答题时给出一个关键词——主权,这不就是快、准、简吗?

我们再看一道北京2010年的高考试题,这是一道单选题,试题旁边有一张图“天下第一关”,显然这是在山海关照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有东北解放军全副武装入关的队伍,照片下的说明:东北解放军入关。

试题是这样的: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这道题难吗?我们先看命题专家的考查意图和检测方向:考查考生对图片的解读;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历史时序的判断与理解的能力。试题给了四个选项:四大战役,这四大战役是有历史时序的,也就是四大战役发生的时间是不同的。

再看一看图片,有效信息包括图片说明:东北解放军入关——关键词是“入关”,题干中特别指出照片拍摄于“山海关”,照片中也有“天下第一关”字样,很显然这是东北解放军入关参战,在题干中还有一个关键词,考生一定要捕捉住——即将,这个“即将”考查的就是考生对历史时序的判断和理解能力,辽沈战役结束了,淮海战役结束了,即将开始的就是平津战役了。

三大战役的历史时序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入关显然是参加平津战役,因此正确选项是C

高考答题要做到:快、准、简首先要抓住命题专家的意图,也就是试题当中的题眼——即将,然后给他一个关键词——平津战役(C),满分就没问题了。

这道我们认为,命题专家也认为是比较容易的题通过率只有33%,有67%的考生选择了ABD选项,满分4分的选择题全北京平均得分1.32分。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当然有审题的问题,也有对命题专家检测方向不明确的问题,特别是对“即将”不求甚解,对“入关”不甚明了,归根结底是对图片解读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是对历史时序的判断和理解的能力比较薄弱。

 

我们再看一道高考试题,这是北京2012年的一道高考历史试题:

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的8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命题专家通过这样一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有效推论的能力,同时考查了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以及敏锐的历史时代感。

193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当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叫“中国工农红军”!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也不是“国民革命军”,显然A项与D项不属于这一时段,C项尽管在时间上符合,但内容上不符合,不是创建军队的纪念日,也应当排除。正确选项就是B。就像我前面讲过的,一定要明确命题专家在考查你什么?审题过程要心里有数。

全北京市这道试题的通过率只有31%,也就是说有69%的考生没选对,一道四分的试题平均得分只有1.24分!太低了!更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命题专家铺设的误区: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命题专家设这样一个选项干扰你,“一招失误,满盘皆输”“八一建军节”太熟悉了,考生高高兴兴进入了误区,高高兴兴跳入了陷阱。在69%未通过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D项。“八一建军节”是19496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八一”两个字做为军旗和军徽标志,解放后将这个纪念日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看来考生不认真审题是绝对不可以的。其实考生在选择D项时还应当仔细想一想:高考试题能这么容易吗?不可能的!

过去我说过:高考考查能力就象水银落地­——无孔不入!

高考命题专家告诉我们,他们在命制高考试题时一定要向命题组说清楚这道题考的是哪项、哪几项能力?也就是说高考试题没有一道不是考查能力的!

“八一建军节”是三个干扰项的主干扰项,是一个大陷阱,2012年的这道高考试题太具有典型性了!这道题告诉考生:平时复习要注意提高学科能力!高考答题时要认真审题!

 

通常我在给老师们讲课时不断的提醒老师:讲课要用学科语言讲。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听课是用学科语言进行思维的。这是教学规律,也是认知规律。说到回答高考试题的“快、准、简”,用学科语言回答既准确、又简单。

前面第一篇博文中,我引用的那道历史试题正确答案是“主权”或“国家主权”,这就是历史学科语言,什么主动被动呀!自愿不自愿呀都是生活语言,我要告诫考生:高考回答问题切忌用生活语言代替干扰学科语言。无论是语数外、史地政,还是理化生,一概如此,无一例外,这是必须的!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强化学科用语的重要性。几年前国家考试中心的一道高考生物实验题:

用放了一会儿的菠菜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叶子的气孔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这是一道实验题,也是一道探究题,考生需要用生物学科语言描述自己的实验设计。讲课时我问过考生:“放了一会儿的菠菜叶”是什么意思?回答:“蔫了!”这就是生活语言干扰学科语言,应当用“失水”“气孔关闭”表述,因为后边的实验设计要从这个学科用语开始思考。

还有一道2012年北京卷的化学选择题。

6. 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用品

有效成分

用途

A

食盐

NaCl

做调味品

B

小苏打

Na2CO3

做发酵粉

C

复方氢氧化铝片

Al(OH)3

做抗酸药

D

漂白粉

Ca(ClO)3

做消毒剂

这是一道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的试题,要求考生将“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一项选出来。

十分清楚这是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正确选项是B,因为小苏打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NaHCO3。考查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离子符号、化学(离子)方程式等化学语,对于化学用语的考查2008年北京卷共计44分,约占Ⅱ卷试题总分的73%2007年占66.7%),命题专家告诫考生:强调用化学用语解答问题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需要对考生强化训练。

教师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讲课、讲题!

学生听课、解题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思考!

高考考生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回答试题!

九个学科无一例外!

这是必须的!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