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高三年级教学反思-王志茜

发布时间:2013-04-15 11:45:59浏览次数:3072

提升学生的读书品位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为了引领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在每周有限的语文时中,特辟出一节来向学生推介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主要是教师推介(也有学生推介的),从孔子到现当代学人陈寅恪,从《苏格拉底对话录》到西方政治之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等,都向我们学生进行介绍(我们并不注重系统性),除了介绍这些学人或他们著作的主要内容,更介绍这些著作或作者在人类社会思想领域的贡献与地位。教师以生动浅近的语言介绍并加鼓吹,让学生心里除了有影视明星、球星之外,更升起几颗璀璨的学术明星、思想明星、文学明星,(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那些影视明星、球星等的热情渐渐淡退之后,不至于心理空空如也,精神上没有依归)让学生在心中产生这样的一种意识:读书档次是一个人的品味高低的标志。我们这样做不仅是为开拓学生的眼界,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读书观,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读书品位。

树立信心 改善自我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平等对话,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平等对话,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反思的结果,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这种“平等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你问我答,它更意味着师生共同参与、倾听、表达、探讨、沟通、评价、欣赏,强调的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围绕文本进行情感的交流,理性的碰撞,共同分享对话的收获。 

  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合作意味着参与,师生有一种共同的体验。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真心放在自己的心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巧言自辩,压制学生,对学生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而要通过教学关系的有效调节和控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有利于教学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情绪(受赞扬、愉快、满足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愿意学习;不好的恶劣的情绪(受压抑、遭排挤、烦恼、害怕等)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厌恶学习。客体(学生)的情绪与主体(教师)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前提,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激发情感,创设轻松愉快氛围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她具有多样的情感,教师如能切实抓住这条主线,创设温馨和谐课堂氛围,并且将之一以贯之地引领学生走下去,浓情课堂还是魅力无限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要把教材中正义、美善的情感注入学生的血脉中,让它们永远在学生的血管中循环流淌,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领悟亲情力量的巨大,感受亲情的伟大,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大成功。 

教师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运用艺术性的言语和热情、温和的神情、亲密无间的动作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指正和点拨,使学生感受老师评价的真诚,产生学习的兴趣、情趣。如轻轻摸摸学生的头:“你吟诵的很有韵味儿,老师自叹不如!”,或发出由衷的赞叹:“听你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有个人见解,言之有理,谁的发言比他更有信服力呢?”“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求答案的过程!”…… 

教师鼓励多元、尊重个性、赏识性的评价,创设出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自由氛围,学生有了安全感与自由感,才能真正沐浴在一种真实、生动的语言交流中,沐浴在一种幸福、和谐的尊重与关爱中。可以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都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课堂变成了轻松和谐的生活乐园。 

教师应依据课文内容,大胆创设情景,唤起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一旦学生兴趣盎然,就会“情动而辞发”。老师的激发,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开启了学生心灵的大门,使学生的情感升华了,与学生的情感进行了链接,更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高三年级

王志茜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