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动态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高考数学答题规范

发布时间:2020-03-13 11:34:47浏览次数:9079

一. 选择题
1.数学都是单选题,切忌一个题涂了两个或多个答案。如果多涂了,一定把那些错误的擦干净.
2.最好不要最后一分钟或半分钟涂答案,那样很容易看错题号,就得不偿失了.
二. 填空题
1.字体要规范,尤其是数字,不要似是而非,那样会按错误给分.
2.如果可以,答案尽量用分数,而不是小数.分数要写成最简分数.
3.结果是圆锥曲线方程的,要注意是否有条件限制,如果该有的而你又没写,就按零分给分.
三.解答题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部分
1.三角恒等变换问题,要紧紧抓住化同角、化同名、化结构特征三个方面,熟练掌握诱导公式、和差角公式、二倍角公式、万能公式(倍角公式化切)、辅助角公式.弦切互化时,注意1的代换和齐次分式结构的应用.
2. 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首先转化为或与三角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其次通过换元的方法,解决函数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最值等问题,注意不要漏写.
3.解三角形问题,要注意合理选取正余弦定理,求角可优先考虑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注意大边对大角以及三角形解的个数.
4.判断三角形形状问题,一定要注意解是否唯一,并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另外,在变形过程中要注意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
5.三角形面积问题,可结合余弦定理,求两边之积,也可考虑通过正弦定理,转化成角的问题,并注意角的隐含限定,例如锐角三角形.
6.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平面图形中的边角问题,第一步要合理选择定理实现边角互化,第二步通过三角变换、化简、消元,从而向已知角或边转化,第三步求值,解题中等式两边的公因式一般不要约掉.
数列部分
1.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时,一定要设首项、公差或公比,用书上给的等差或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解方程或方程组来求,最好不要用性质,因为性质书上没有明确给出,改卷严时会扣分;
2.解决由递推关系求通项等数列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下标从第几项开始的问题,若不包括首项,一定要验首项;
3.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公比是否为1,若不能确定,就要讨论;
4.若用函数知识解决数列问题,一定要注意自变量是不连续的,不可以直接求导;
5.若由递推关系求通项时,发现递推关系符合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定义时,一定要先证该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然后再用其通项公式,若不证就用,会扣分的;
6.若是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能用的方法只能是定义或等差中项(等比中项),并且应该指出首项和公差(或公比),尤其是证等比数列,一定要说出首项(不等于零),和公比(不等于零),否则会扣分.
立体几何部分
1.作图规范:线条清晰,大小符合,实虚分明.
2.证明规范:思路清晰,段落分明.(1)使用定理,公理下结论时条件必须完全具备,缺一不可.(2)一些平行,垂直需要先证再用.特别的线在面内(外),两相交直线,平面的交线一定要书写清楚,    
(2)线线平行→面面平行不能用.必须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3.解答规范:传统几何法.在答题中采用“作一证一点一算”四步答题法.这“四步”的具体含义如下:“作",即由题意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需要(当然要事先分析)作出辅助直线或平面.有的题目辅助线面较多还要写清成图过程注明字母.“证",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从已学公理定理定义出发,论证清楚所求的“角”、“距离"等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不能偷工减料,一笔带过.“点”,就是在前面证明的基础上,点明某线段就是某点到某直线(或平面)的距离等.“算"就是据题设条件及已论证清楚的结论,算出所要求的最后结果.一般来说计算过程不要写得太长,突出主要过程即可.
概率部分
面对概率问题,首先判断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
1.古典概型做题步骤如下:
(1)标记事件(如用间接法还要标记对立事件)
(2)算出基本事件的总个数n.
(3)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
(4)代入公式求出概率P.结果根据题设选择分数或小数形式.
解题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列举法、列表法或树形图法.
2.几何概型做题步骤如下:
(1)标记事件(如用间接法还要标记对立事件)
(2)算出实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长度(角度、面积或体积).
(3)求出构成事件A区域长度(角度、面积或体积).
(4)代入公式求出概率P.结果根据题设选择分数或小数形式.
统计部分
1.在解决解答题的求值问题时,应给出求解数值的具体步骤,而不能只给出结果.
2.写全得分步骤,只求出数值没有下结论,扣1分.
3.写明得分关键,例如进行方案决策时,需要分别对平均值和分散程度两个方面做出判断.
具体说来:
(1)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在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系统抽样抽出的个体编号成等差数列,分别为,其中为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的第一个个体编号,为分段间隔;分层抽样中,总体第1层个体数:总体第2层个体数:样本第1层个体数:总体样本第2层个体数:.
4.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容易忽视频率分布直方图纵轴表示导致计算失误.
5.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中位数的估计值,与样本的中位数值不一样,这是因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经损失了一些样本的信息,例如,原始数据不能在图中表示出来,其它的数字特征类似,理由同上.
6.加深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表述,注意审题。例如,“我们单位的收入水平比别的单位高”,“收入水平”是指员工收入数据的某种中心点,即可以是中位数,平均数或众数,不同的解释有不同的含义,确定好研究对象.
7.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为: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哪个变量是解释变量,哪个变量是预报变量.
(2)画出解释变量和预报变量的散点图,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等).
(3)由经验确定回归方程的类型(如我们观察到数据呈线性关系,则选用线性回归方程).
(4)按一定规则估计回归方程中的参数.
(5)得出结果后分析残差图是否有异常(如个别数据对应残差过大,残差呈现不随机的规律性等).如存在异常,则检查数据是否有误,或模型是否合适等.
(6)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报.
8.为什么要作散点图?一般地,对于某个个体来说,它的预报变量不一定随着解释变量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但如果把很多个体放在一起,这时就可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就可以通过作图表,可以使我们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上的印象和判断,而这个图表支持了我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结论.
9.如何看散点图,并进行相关关系的描述?如果存在线性关系,“从散点图可以看出,样本点呈条状分布(或样本点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两变量有比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回归直线来近似刻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存在线性关系,“从散点图可以看出,样本点并没有分布在某个带状区域内,因此两个变量不呈现线性相关关系,不能直接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已有的函数知识,可以发现样本点分布在某一条函数曲线的周围”.
10.如何利用回归模型预报?例如,“对于身高172cm的女大学生,其体重的预报值为60.316kg”(或“其体重约为60.316kg”,,“其体重为60.316kg左右”).这么回答的原因是身高172cm的女大学生的体重的不一定为60.316kg,样本点和回归直线的相互位置说明了这一点.
11.独立性检验的步骤为:
(1)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容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犯错误概率的上界,然后根据参考数据确定临界值.
(2)利用公式,计算随机变量的观测值.
(3)如果,就推断“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不能推断“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有关系”.
12.的计算不准确导致结果判断出错.
13.下结论时,仅仅写“有关系”,没有加上“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的前提下”(或“有超过%的把握)致误.举例说明理由如下,我们先假设“没有关系”,在“没有关系”成立的情况下,. 即在“没有关系”成立的情况下,的观测值超过的概率非常小,近似为0.01,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现在的观测值,远远大于6.635,所以有理由断定“没有关系”不成立,即认为“有关系”.但这种判断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概率不会超过0.01,或者说”有超过的把握认为有关系.
解析几何部分
做题一定多审题,找到题目的准确入口,仔细计算(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试着做一步检查一步),高考来说一般来讲计算的结果简单的,不然就要怀疑结果的合理性.
1.所有涉及直线斜率的形式都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比如两条直线垂直、平行等.
2.依据是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是否满足题意,我们设过点(x0,y0)的直线可以设为.
3.对于没有确定条件(如斜率、定点)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设直线为.
4.当直线或曲线方程中含有参数时,要分离参数,判断曲线是否过定点或直线斜率确定.
5.直线和圆相交弦问题一般使用几何法求弦长,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一般使用弦长公式,要写上原始公式过渡一下. .
6.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或相切时韦达定理的常见应用:求中点坐标、求弦长、已知一个交点求另一交点、相切时求切点坐标、已知向量等式(或能转化为向量等式)坐标化后. 特别提醒:用韦达定理之前一定先写出判别式.
7.出现平面几何的性质时,常把这些性质转化为倾斜角(斜率)、弦长、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几何和代数是否完全等价,有没有特殊情况需要单独考虑.
8.求解曲线的方程后,不要忘了检验方程是不是曲线的方程,有没有要去掉的不合题意的点.
9.设点要合理,多点时要标识清楚,注意下标写清楚,最好根据自己习惯设点.
10.我们描述圆锥曲线时,常常描述以下方面。圆:圆心和半径;椭圆:焦点和离心率;双曲线:焦点和离心率;抛物线:定点和焦点.
函数与导数大题部分
1.求导注意定义域,最好先写定义域再求导,不容易出错;
2.复杂的函数求导时注意复合函数求导和函数乘除的求导法则,注意计算,一定要检查,不能出错,不然后面一分没有;
3.通过求导研究函数单调性时,必须先有导函数正负,然后得到原函数单调性,需要有文字描述或列表描述,不能跳步;
4.代数变形时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式子,注意研究此式的正负;
5.求参数的题目注意区分恒成立和存在性,研究的最值是不一样的;
6.换元先写新元取值范围,即为新函数的定义域;
7.分类讨论最好用①②③标明一下,方便改卷老师找到重点;
8.下结论的注意事项(1)研究最值和极值需要写出对应最值点极值点(2)单调区间一定要写成区间的形式,并注意不在定义域内的端点值一定要写成开区间,其他开闭随意(3)定义域和值域一定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区间端点注意开闭(4)分类讨论要记得综上所述.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部分
1.参数方程应该写出谁是参数.如非默认范围,要指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2.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换时,要注意互化前后取值范围保持一.
3.普通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时,化为最简形式即可,不要求必须用化一公式.
4.直线的参数方程要注意是否是标准型.求弦长或距离之类时,先写公式再计算.
5.直线方程的参数形式与圆锥曲线的普通方程联立后所得方程,根据交点个数应指明判别式与零的关系.
6.直线的普通方程的形式除非题目特殊要求,要化为直线的一般式或斜截式.
不等式选做部分
1.使用不等式结论如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时要注意适用范围,如果是求最值还需要标明等号成立的条件;
2.解不等式的解集应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要注意区间端点的开闭,注意检查并书写清晰,不要模棱两可;
3.分类讨论的题目情况内取交集(注意大前提),情况外取并集;最后要综上所述.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