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动态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与规范

发布时间:2020-03-13 11:42:52浏览次数:4572
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与规范
高三年级   历史教研组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即将结束,学生在客观题方面做题能力有明显提升,但主观题的做题方法和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和指导。现就学生反映难度较大的第41题和42题的答题方法和与规范总结如下,希望同学们通过方法的学习会答题,通过规范的学习得高分。
(一)第41
第41题命题手法往往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或者单考中国通史,古今贯通,多从古代考到晚清甚至当代;或者中外对比找异同点。
审题时既要关注“小切口,深分析”,又关注“大跨度、宽领域”;既要注意专题板块的细则条文,又要注重同一时代、同一角度的中外对比。
1.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2.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3.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层意,找段句号的关联句;尤其注意每个转折性关联词后面的句子,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内容。
4.读懂了材料的主旨,联系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提炼答案。
一般来说,答案的三个来源是: 材料 、教材 、脑子。
如:①“根据材料X,指出(或概括、归纳)……现象、特点、趋势”  ——答案在材料里
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归纳等)……原因、意义等” ——答案在教材里
③ “综合上述材料……谈认识(启示)”                       ——答案在脑子里 
   问题的设计一般为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条件、原因、影响、意义以及所表现的特点。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A.背景类:
①历史背景——(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
②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
③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B.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相似,侧重于有利的因素。
C.原因类
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的因素。
②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的经济政治思想因素。
③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④主要原因:引发事件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⑤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需求)+主观需要
D.影响类
①限定性影响:积极或者消极(政治+经济+思想);对世界或者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
②宽泛性影响:一分为二地分析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E.意义类
模板:有利于……  推动了……   促进了……   增强了……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阶级;本国、他国等方面总结)
F.特点类
  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规模速度)
    + 新发展新变化(比较)+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
 
最后,形成答案后,书写要求要规范化:
(1)提示化 :要善于使用提示语,问题的关键词、要点的关键词要写在前面。
(2)序号化:要善于使用序号,使答案要点分明,条理清楚。①……②……
(3)要点化: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尽可能打开思路,多角度列出要点。答题语言尽量做到概括,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
(4)段落化:最好能一个要点一段,即使空间不够,也要尽量做到每个要点之间留两个字的间隔,尽量使要点一目了然,便于老师阅卷。
(5)准确化:杜绝出现错别字。
(6)规范化:文字要工整,力求美观。
(7)学科化:用准确的历史术语来表述
(二)第42
本题为开放探究性试题,多以小论文形式出现,材料开放、问题开放、答案开放、学生的思维开放。虽然试题的类型不断创新,变化多端,形式多样,但是不管它如何变都是突出考查学科思维能力,主要是史论结合以及建立这个思维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这类题型要求术语运用要准确,使用本学科的论证方式,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现在简单总结下不断“变脸”地历史开放性试题的一般答题规范。
首先,我们要判断题型。这个小论文要求怎么写,是观点评述类、观点论证类、半命题式、互相关系类还是提取信息类等等,所以审清题意要求就尤其重要。比如:
(1)提取信息说明类(提取一项或多项信息)
模式:信息——说明(为什么)
(2)观点论证(或者评析)类
观点提炼+观点判断+论证评价。
围绕赞成、反对、赞成兼反对三种观点,从中选其一进行论证。
模式:观点——表态——论证——结论。
其次,找准关键信息并发现问题。其实就是要我们表明立场,要准确提炼出论点或者题型所要求的的内容。这一条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小论文得分的高低。论点要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旗帜鲜明。论文没有论点就是没有灵魂。提出论点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写成短语,必须形成判断句式;二是不能含糊不清、摩棱两可;三是不能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
第三,要努力做到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论证是做题的中心环节,因此论证要能自圆其说就必须要充分。首先史实要准确,这里的准确既指史实不能有错,也指史实要用对地方,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另外就是逻辑要合理,史论结合,尤其是因果关系主次关系不要搞混;第三就是论据数量上不能太少,否则也显得不充分,上面说的单一观点多点论证,一般不少于三个角度就是考虑到这一点,角度多样,就是要求从多个角度论证论点,一般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论证,也可从内因、外因或者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等角度进行论证,当然论证角度并非仅仅如此,要结合具体情况寻找论证角度,要尤其注意充分挖掘材料中的信息作为论据。
第四,是小论文的总结提升。结尾部分要注意呼应开头的论题,又不能在语言上与开头重复,要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主要是通过论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可以就理论、规律、共性、原因、作用等进行总结,如果是评析性的小论文,结尾的升华要体现自己对这个论题的见解。
第五,要规避风险,稳答稳扎。
①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较“讨巧”的得分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使用,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
②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任何历史认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存在基础之上的,而时空就是历史存在的方式。因此,运用材料论证时,必须对材料进行时空上的甄别,准确论述,以免出现论证逻辑错误。比如:题目要求依据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就不能选取世界古代史或者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史实进行论述。
 
 
联系我们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
TOP
网站首页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