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中故事,论一中精神——我身边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09-28 09:10:29浏览次数:8841
陈 乾
进入一中从教十年以来,我身边发生了许多故事。有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至今难忘,它们伴随着我,给我信心,给我力量,助我成长。也使我深刻领悟到一中爱岗敬业的精神,一股反思自励的力量,一份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态度。这就是一中精神。
身边的故事1:学会关爱 重视沟通
过去的每周的随笔作业,往往只是干巴巴地打上一个“阅”。为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在给随笔或者作文加上评语方面,我做过一点尝试,有一阶段,在每次的批改后面,我都要写上几句话,写得好的,我就写上“你真棒,继续努力!”需要改进的,我就写上“只要你认真写,你也会写得更好的”,而在作业完成情况较差的后面就写上,“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进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 ”等评语,提供给学生“再表现的机会”,每天的作业都是如此,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孩子们的作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得好的,看到这些鼓励性的评语,在不断地努力,写得马虎点的,看到老师这些鼓励性的话语,也变得更加努力了,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 同时,我也趁热打铁,把写的好的随笔和作文印发给每一个同学,也在班里抽时间朗读范文。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印发了近20张,180多份优秀随笔和作文。结果:几个月之后,班级交收作业情况越来愈好,而且作业的完成质量也越来越高。
感悟:苏霍姆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得到,时刻督促自己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这便是鼓励性评语式的表扬法和友善性评语式的批评法。在实际工作中,使我真正尝到了甜头,大大转变了学生以前做作业拖拉,书写潦草等方面的不良习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快快乐乐的学习,是所有孩子的愿望。作业批改中的人文性鼓励评语内容,让学生享受到极富有情趣和人情味的陶冶,沟通了师生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深深感悟到教育的真谛:爱学生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
身边的故事2:换位思考 学会反思
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正在讲课,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的时候,突然一声“报告”打破了教室的沉静。我停下来,一看,原来是30班的一个女学生。只见她脸上通红,用怯怯的目光看着我。我环视教室,同学们个个都坐在座位上,只有她的座位是空的,“你去哪里了!”我气不打一处来,厉声说道,“站在门外去!”我见她满脸委屈,更加生气:“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到现在才来上课?看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了!”她执拗地将头撇向一边,我更加生气索性就继续上课,下课后才叫她进了教室。
课后,同班另外一个学生告诉我,原来她是发烧生病,利用午休时间去医院,为了赶来上下午第一节课,才匆忙从医院赶回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愧疚,学生为了赶来上课的求知精神和我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学生蛮横态度。所以在下一节课上,我就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向她道歉,并请学生以后进行监督。之后,我发现她上课听的比以前都认真……
感悟: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有时我们也应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那样我们老师的工作就少去了一份失误,多了一份真诚和宽容!以后工作都一定要多想一下为什么,才能做的更好。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些,正是一中精神、一中魅力所在,我会始终学习,不断坚持,努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