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教学科研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文章连载1——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科研动态

文章连载1——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1-06-10 10:03:11浏览次数:20674

文章连载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本文来源:《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 P24-27页

吕宪军1,王延玲2*

1.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暨田家炳教育书院;

2.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

要: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时代赋予教师专业素质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师不但要具备教学的素质,还要具备科研的素质。因此,明确教育科研目的、注重教育科研过程、讲究教育科研方法、关注教育科研结果,将有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问题

教育需要改革,教学需要研究,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促进者,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联系紧密,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目的、过程、方法、结果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梳理,以期引起中小学教师足够的关注与思考,解除疑惑,走出误区。

一、明确教育科研目的

(一)为什么要做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提高教师育人素质,服务教育教学实践。”[1]教书育人、服务教学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履行教师的职责,教师就要充分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不断发现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教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教材的问题、教学环境的问题、管理的问题,等等。教师要对这些问题做细致的甄别,要从中选择适当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由问题到选题或课题,由意识到行为的实践活动,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

实践中,教学与研究密切相联。比如试卷的分析问题,可能以往对试卷分析存在不规范或不合理的情况,那么,应该如何规范试卷的分析?通过研究,教师或许能够发现,对试卷进行分析一般应考虑:试卷或题目的难度、试卷或题目的区分度、试卷的信度、试卷的效度,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通过研究实践,不但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也规范了相应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使学校面貌、学校生活、学校教学活动等诸多方面发生焕然一新的变化;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诸多教学和管理上的疑难与困惑,使教师对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也会促使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成长经历,始终将研究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上,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受益。

(二)要做怎样的教育科研

围绕教育研究的目的,中小学教师适宜做怎样的教育科研呢?我们认为,应该精心选择自己能够研究的课题,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做自己的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理论问题,一类是实践问题。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从教育实践中选题,从事实践研究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2]

1.选择适当的科研课题

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应该注意选择自己能够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自己能够研究的课题是指自己熟悉的、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紧密的、在研究过程中自己能够掌控的课题。可以选择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些微观课题进行研究,比如教学设计问题,比如教学方法问题,等等。

2. 立足教学实践

要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要研究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比如教学中的困惑,比如学困生的辅导问题,等等。

3.做自己的科学研究

不要把别人的问题拿来当做自己的问题研究,而要从研究和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入手。比如研究有效教学问题,就要对照有效教学理论,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出并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需要思考的问题诸如: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有哪些教学行为需要改变?应该如何改变?改变后的效果如何?等等。

强调中小学教师要做自己的实践研究,研究微观的问题,是基于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从事这种类型的研究,都可以成为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种教育科研的基本范式。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比如与人合作、研究“他人”的问题、研究教育领域里的一些中观甚至宏观问题、研究教育领域里的理论问题等等。

(三)教育科研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

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基础,也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没有理论做指导的研究往往缺乏坚实的根基,显得空洞,甚至迷失研究的方向,也容易人云亦云,却不知所云。中小学教师即便是从事以实践性为主的课题研究,也需要主动加强理论的学习,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厚实的理论支撑。要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课题相关的理论,等等。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可以使科研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科研的深化,还能够不断地拓宽研究者的研究视域,做到研究目的明确,研究胸有成竹。

二、注重教育科研过程

(一)注重教育科研过程的完整性

尽管专家、学者们对教育科研过程有着不同的划分,但“从研究过程提供的基本的、系统的要素看,可分为5个步骤:(1)确定问题,(2)查阅文献,(3)收集资料,(4)分析资料,(5)推导结论。”[3]

1.选择并确立科研课题

对所选择的课题有一个初步而又系统的思考,思考的内容一般包括:

(1)研究目的。比如,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这个课题试图解决什么样的教育或教学问题?

(2)研究意义。比如,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实际价值?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研究内容。比如,从哪些方面对问题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比如,准备怎样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假设是什么?

(4)研究效果。比如,预期会得到什么研究结果?将如何运用研究结果?

有了基本的研究轮廓或研究框架,才会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清晰、明确,保证研究过程的有序、完整,使研究结果达到预期目的。

2.查找并阅读相关文献,做文献研究

查找文献是文献研究的基础,解读文献才是文献研究的关键。首先要查找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国内的、国外的,不同学术观点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然后要静下心来阅读已查找的文献资料,有些资料需要略读,有些资料却需要精读,因为有价值的信息经常来自对文献资料的细心品读。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所研究课题的已有研究情况,或奠定了自己的研究基础,或开辟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3.精心收集研究资料

选择适当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调查、取证,获取相应的研究信息。比如通过问卷的方法、访谈的方法、课堂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等,获取研究资料,得到必需的研究信息。收集资料是分析资料的基础,因此,应该根据科研目的和内容,选择确定的问题,收集到研究所需要的足够的相关研究资料。

4.准确分析研究资料

分析资料的过程也是对研究问题再认识的过程,有的研究问题,在提出阶段可能并不十分清晰,伴随着资料的分析过程,对研究问题本身才会变得越来越明朗了。同时,分析资料又是得出研究结论的重要基础,对所获取资料的准确研读是得出研究正确结论的重要保障。

5.正确得出结论

在准确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研究的结论了。推导出具有普适性、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的研究结论,这意味着一次研究活动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对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而言,却只能是暂停而不是结束,也许,下一次的研究任务由此开始了。

(二)避免教育科研流程化

所谓流程化,就是在对所研究问题本身缺乏实质性认识的前提下,使研究流于形式。比如,在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一定的认识和根据、对研究目的尚不明确时,就模仿他人的研究开始自己的研究。往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期望的只是能够尽快地得出研究的结论,是一种为研究而研究的行为。

流程与过程的区别在于:流程追求研究的程序化,只要完成每个中间步骤就可以得出最后的结果;而过程则追求研究的动态生成,强调思考每个中间环节的价值和作用。流程式的研究忽略了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等本质性的认识,容易造成研究的片面性。

研究不是照葫芦画瓢,研究不能机械模仿,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教育科研具有共性,但更具有个性,每个研究者视域的不同决定了研究角度的不同,因此研究过程也会各异。盲目模仿别人的研究,就会使得本来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过程变成索然无味、漫无目的的研究流程。

所以,中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整个研究过程,要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和研究目标,确定自己的研究过程,要使自己的研究过程真实、完整而有效,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体味科研。同时,研究不能过于见异思迁,研究过程中可以不断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但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走自己的研究路线,做自己的研究,履行自己的研究过程。

未完待续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