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超常教育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超常教育 / 少儿部活动/少儿部家长会学习材料(二)
少儿部活动

少儿部家长会学习材料(二)

发布时间:2010-11-21 08:45:24浏览次数:2500

 

2010—2011学年上期五年制少儿班家长会分享材料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您来到孩子们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更全面地了解班级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学校给孩子创造了培养集体观念、加强团队意识的环境;家庭更是对孩子的性格、品行进行塑造和引导的主要阵地。
开家长会,您可能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但您更应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身体素质、为人处事、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等。弯下腰,以孩子的目光看待他所经历的事物,充分理解、尊重和肯定孩子,给孩子真正的爱,才能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发展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在此,特和您探讨几个问题,和您一起分享一些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
问题一:是否还要再像小学一样陪孩子学习?
  总的来说,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孩子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有两个提高——效率高、质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就会告诉他要应该抓紧时间,应该认真写。天天陪,这些话差不多就会天天说,因为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静静地长时间地坐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把作业写得那么完善。开始时孩子还会在意家长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了,这惹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事情于是开始走向恶性循环。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为儿童所热爱的事情,当它变成一项被监督完成的活计,让人感到不自由时,其中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
  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好习惯。
  按时按点地坐在书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 “陪”所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陪”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给他制造麻烦。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误,这种反思也将决定你如何抽身,决定你的帮助是否能对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则: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站立,否则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一个年纪幼小的人,不论他把“懒惰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是如果这种情感没有迫使他在实际行动中管住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孩子的弱点如果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所谓“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虚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会成为孩子自我认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从约束中挣脱出来。
  陪孩子写作业还有一个坏处是,有些家长因为陪孩子付出了时间和辛苦,就产生讨债心理,当孩子成绩不好或习惯不好时,就会说:我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培养习惯,你居然学成这样!这样的话更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时也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也没有好处。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陪”与“不陪”不要理解得简单化和绝对化。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觉、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所以“陪”与“不陪”与其说是行为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不能简单地从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长整天忙着喝酒打麻将,确实也没时间没心思陪孩子,孩子干什么他都不管,这样的“不陪”与我们这里说的“不陪”,则完全是两个概念。”  
问题二:是否该上课外辅导班?
比较起来,我们这一届的孩子学习方面的竞争氛围浓厚,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压力大。很多孩子在小学就开始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客观上造成了入学后孩子之间成绩的差异。让人感到,上课外辅导班的孩子成绩就是比没有上过的好。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并非单一体现在分数上,先学并不代表学习能力强。事实上,部分先学的孩子反而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地更积极、认真,甚至表现地散漫,久之则会导致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出现了上课不好好听,课外再通过辅导班补习的现象。正规的学校课程注重指导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单纯讲授知识,有统一的、全面的教学安排。
不上辅导班该如何呢?其实,孩子在学校出现的学习问题应该首先在学校解决,应该让孩子主动去找老师寻求解决办法。因为任课老师最了解孩子,知道孩子是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比盲目报班效果会好得多。
另外,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家长说他儿子刚上高中时数学不好,遇到问题轻易放过,不肯钻研。他看了孩子的数学课本,觉得那些内容已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自己也辅导不了。按一般人的思路,是给孩子请个家教,或报个课外辅导班,但他考虑了别人的辅导水平及方便性,觉得自己学会了再来辅导儿子更好。于是他开始啃儿子的数学课本。儿子当时的数学水平好歹比他强,他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儿子。孩子在讲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他们就一起去研究,研究不通的就让孩子去学校问老师或同学,回来再给父亲讲。做父亲的当学生不是做样子,他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当他发现自己的数学水平大有提高时,儿子的数学成绩也进步明显,而且孩子学会了对问题进行追究,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问题放着等别人来告诉他,比上补习班的效果好多了。”
也许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时间或精力这样做,但这个事例代表的是做父母的一种真正的用心,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当然,对于那些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和休息的关系的孩子,如果他对上辅导班没有抵触情绪,乐意接受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经过比较上一些非重复学校课业的好的辅导班。
问题三:是否要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样想,每个家长都会这样说,但为什么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为什么失望的家长总是大多数?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输赢概念被搞错了。按搞错的概念去做事,当然会把事情弄坏。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家长们更愿意看到那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热衷于把孩子提前送去学外语,学奥数等,热切期待孩子每次考试都能拿好成绩,热情地给孩子报许多个课外班,培养各种才艺,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了。而早期阅读做没做,暂时看不出什么差异。从学前到小学毕业,甚至到初中,课外阅读少的同学如果只针对各种考试学习,常常表现出成绩方面的优越。这给不少家长带来幻觉,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它会影响学习,所以一般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事实上,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开始,他们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越来越平庸,学习上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趋势。这方面的艰难和困惑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而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他们一般来说不仅从小表现出聪慧,而且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就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来说,他们从小莫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文的条件。每一部书都可以让孩子从中经历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杜威、陶行知等伟大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从生活中去学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几代的经典作品,不论它的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东西。这些真善美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当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你有怎样的思想意识,就会写出怎样的文字。”
问题四:孩子习惯的培养。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儿童并非不知道刻苦学习可以换来好成绩,他只是做不到。当学习活动没有唤起他的愉快体验时,他就无力去调动自己的主动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懒散、不刻苦、不认真等― 许多人以为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实是他上进的天性被扭曲了。“不刻苦”的孩子好像经常忘记了学习这回事,他们总是把时间消磨在看电视、打游戏、踢球、打电话,甚至是无所事事地坐着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上,表现出特别“不上进”的样子。大人说他,他脸皮厚厚的不在乎。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孤立地看待,不要简单地把责任归到孩子一个人头上。
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愿意自己在学习上做得更好,愿意让父母满意,愿意受到大人的夸奖。因为人还有一个天性,就是上进心。如果一些孩子表现出对学习投有上进心,这不是天性中缺少,而是在后天成长中慢慢丢失了。
家长和教师应该研究儿童的特点,体恤儿童的心理,注意从“学习情感”方面培养孩子的好学精神。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不要把孩子当成可以克服困难的英雄来不断要求,不要一再地拿“刻苦”来困扰他。一厢情愿地要求儿童具有“卧薪尝胆”的精神,等同于要求一只刚出壳的小鸟到蓝天上翱翔;不关注环境中的培养要素,只是从主观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这就像认为可以从空气中抓来一沓钞票一样没来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做法。
“刻苦”是一种成熟的学习品格,它不会凭空产生,它是在理性和兴趣的土壤上生长的。有的孩子上中学了,马上要高考了还不愿意用功学习,说明他的学习品格始终停留在低龄阶段,这种发展的停滞是由于从小到大,他在学习上始终没形成兴趣,在思想上始终没发展出理性。这些发展的停滞,一定和家长的教育态度及方式有关。
孩子在各个学习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一样,就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初中阶段主要解决学习方法的问题,高中阶段拼的才是勤奋
还有一个原因使得人们特别愿意对孩子讲吃苦,是因为有太多的事例佐证着“吃苦”与“成功”的因果关系。我们经常读到一些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们如何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的故事,这些故事常常被当作“刻苦努力”的例子来 激励后人。它们使人深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真理。"事实上,每一个忘我地投人到学习和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对学习和工作建立起了兴趣或责任感,这种兴趣和责任感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常常超越生理需求。平常人看到的是他们在饮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们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的“乐”, 就以为他们是凭借“苦”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他们不“苦”,他们只是“痴”,其中的乐趣别人体会不到。"
正如一些孩子对电脑游戏表现出痴迷,上了机,他们也可以做到不睡觉,不吃饭, 这叫“刻苦”吗,是否叫“迷恋”更恰当?“刻苦”和“迷恋”都意味着付出了体力和心思,给当事者带来的感受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我们在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区别“刻苦”和“迷恋”的异同,但在教育中一定要意识到不同的感受对孩子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首先让他喜欢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这件事里掺杂进让他感觉不快的因素―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和我们一起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不把成绩当成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 不把孩子和第一名相比,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 扬长避短。通过最大限度发挥孩子的优势帮助孩子树立并保持自信。
— 让孩子摆脱周末、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恶性循环,从入校之初让孩子学会在学校学习,把周末和假期还给孩子,让他们充分休息,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周和新学期。
— 多关注孩子进入初中后的问题,多和孩子一起分忧、一起快乐,给孩子最大的鼓励,让孩子学会快乐学习。
— 引导或支持孩子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学习的崇高理想,树立考入清华、北大的最高目标,或考入一流大学的实际目标,或优秀大学的最低目标。
— 避免出现因孩子学习紧张而让孩子远离家务的现象。在做家务中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认真做事,对自己负责等优秀品质。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造成孩子为父母而学习或除了学习,一无是处的现象。
— 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多深入孩子接触最多的东西,如网络、游戏、小说等。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网络的使用要有约在先,不能不玩,又不能乱玩。
主要参考文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著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