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办公室/关于转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的通知
办公室

关于转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4-16 10:13:12浏览次数:3307

新教基〔201396

 

新乡市教育局关于转发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

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局属各中小学校,市区各民办中学:

为指导中小学校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教育部制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体建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可依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结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针对使用不同教材的教学实际,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把总体建议贯彻到各年级的教学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基于各模块的具体内容,统筹安排,将总体建议贯彻到教学中。第二部分是对高中思想政治各必修模块教学的具体补充建议。各必修模块应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贯彻指导建议。高中各选修模块,可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贯彻《建议》中的有关精神。德育课程教学有机融入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宣传教育,是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行动。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的通知》(教基一[2013]137号)要求,现将《建议》转发给你们,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迅速将本通知转发到辖区内中小学校。各教研部门要组织中学德育课教师和教研员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依据《建议》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认真做好实施工作。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生动活泼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避免空洞、抽象和成人化,力求提高实效。

 

 201335

 

附件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

 

第一部分 总体建议

 

一、知道党的十八大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提示:

党的十八大主题,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四个根本问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三、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提示: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四、懂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示:

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

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

这“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五、理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提示:

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十八大提出的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六、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提示: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这些目标要求,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一致。“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

七、体会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提示: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当代青年要感受党对青年的关爱,明确自己的使命,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第二部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教学指导建议

 

《经济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理解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要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建议: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帮助学生领会这两个基本要求。

讲“大力发展生产力”,可运用基本国情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领会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讲“个人收入的分配”,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可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明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关要求

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议:

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与本课程有关的要求。

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可引导学生思考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变化,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可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确“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理解其可行性;运用事例和数据,让学生明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新要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等;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探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意义。

三、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议: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具有巨大优越性,引导学生认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大意义。运用具体事例与数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毫不动摇”。运用典型事例与数据,帮助学生理解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结合实际材料说明为什么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结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通过具体事例和探究活动,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四、领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抉择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建议:

十八大报告在阐述经济建设时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部署和要求。

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借助典型事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领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理解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讲“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运用具体事例和数据,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领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懂得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理解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激励学生为将来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探究,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理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讲解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结合十六大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帮助学生领会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要帮助学生领会“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讲“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可运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事例,说明“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领会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五、关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相关内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