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科研处/微型课题:让有效教学向有效教研有序延伸
科研处

微型课题:让有效教学向有效教研有序延伸

发布时间:2011-06-14 04:16:54浏览次数:3848

微型课题:让有效教学向有效教研有序延伸
 
新乡市教研室 王新年
 
有效教学的课堂操作体系研究是新乡市教研室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该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曾在2009年获河南省教育厅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教育部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年多的研究实践,给课题组最深的感悟有四点:一是研究成果的转化,如何把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教研生产力;二是研究方向的延伸,如何把有效教学向有效教研有序延伸;三是研究主体的扩充,如何把教学研究转化为教师的职业自觉;四是研究课题的反思,如何把研究课题转化为专业发展的抓手,具体讲就是把课题研究微型化、系统化、精致化、校本化。基于上述考虑,市教研室于2011年提出,以微型课题为载体,让有效教学向有效教研有序延伸。
一、基于校本微型课题更具生命力
微型课题是基于行动研究的理念,着眼于有效教学向有效教研的有序延伸,着力于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以解决课改进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研选题。微型课题的研究策略,强调跟进学习、跟进实践、跟进研究、跟进指导。微型课题的研究方式,关注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提升。微型课题的成果呈现,可以是教学创意、教学设计、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精品课例等,总之是瞄准有效教学,围绕有效教研展开的行动研究。它产生于民间,扎根于课堂,草根化赋予生命力,针对性保障其实效性。
微型课题的特点:一是选题小。教师人人可做、能做;二是纵深大。小课题怎样做出大文章,密诀就是整体规划、层层推进;关键就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抓规律。三是立意高。研究高于总结,就在于研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层次,经验总结带有个人主观的认知色彩,理性分析强调客观规律的基本特征。围绕有效教学的主题,向教学创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精品课例、教学特色、教学风格等有序延伸、有序拓展,就拔高了微型课题的研究立意。四是提炼精,即构思精巧,论述精辟,论点精确,步步深入,案例精当。微型课题力求精粹,其成果可能就是一二句话,但要让这些成果入耳入心,就需要精心推敲,反复提炼,层层深入,精益求精。
微型课题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源于教学问题,基于教学实际,只有真实的课题才有研究的价值,才有推广的价值,才具有校本的意义。小问题我们随时遇到,可能并不以为然,但我们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它,研究的方式解决它时,小问题背后常常隐藏着有效教学的大问题。把一系列的小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分析,微型课题的研究就有了校本教研的生命力。
二、基于规划微型课题更具穿透力
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破解科研兴校咋不灵的困惑,关键在于是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把有效教研落到实处。学与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学需有目标,研贵有课题。把问题变成课题,把问题解决变成课题研究,教学研究就有了穿透力。课题是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重大事项直接交给教师,教师可能会有畏难情绪,但我们把其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引导教师选择自己乐意做,能够做的课题作为突破口和实验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全校、全县(区)、全市有一个统一规划,不难想像,这种有效教研的成果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微型课题的有序延伸,取决于有效教学的理念认同、有效教研的方式认同。把这种认同转化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研究方式,就是有效教学向有效教研的延伸。有序延伸是提升微型课题穿透力的保障。有序性是指选题规划编排有序,课题研究组织有序。有序就要做到主次分明,前后呼应;左右联系,上下贯通;由表入里,深度拓展;反思感悟,螺旋上升;跟进实践,专业发展。
所谓穿透力是指在课程改革的语境下,课改理论百家争鸣,课改成果百花齐放,我们要在课改进程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而又不致于发言的声音被淹没,就必须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独创性,我们的声音才会在课改大合唱中拥有穿透力。
孤立的微型课题的研究成果好比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如何使珍珠增值?莫过于给它们串成项链。把微型课题按系列分类,按主题拓展,使之有序展开,有序延伸,把零散的成果聚集在一起,就可能做成一篇大文章,就可能汇集成一曲大合唱。规划是蓝图,主题是丝线,见识是成果,成长是收获。教研规划使教师的单打独斗变成合作攻关,教研主题使教师的个人行为变成校本教研。穿透力的另一层意思是微型课题的成果整合。个人的研究成果可能微不足道,但我们如果有一个整体规划,有重点、有步骤、有主题、有提炼,坚持三五年的时间,我们一定会有大收获。
三、基于发展微型课题更具成长力
微型课题也叫小课题或个人课题,我们命名为微型课题,主要有三点考虑,一微型立足于小巧,立意着眼于实效;二课题立足于校本,增值着眼于规划;三成果立足于发展,作用着眼于成长。一般说来,教育要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有经验积累、反思感悟、课题研究、写作交流。四种方式当中,经验积累耗时过长,难以等待;反思感悟全凭灵性,难以评判;论著发表条件苛刻,难以成全;只有微型课题的系统规划、系列研究,对教师来说大有可为,对学校来讲,大有作为。
教师成长的动力源于个人内需,成长的要求把学习研究融入生活、生命当中,而学习、研究的结果与职业信念、兴趣特长、思维习惯、审美情趣等个人品质紧密结合。教师的成长保障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成长。学校、教师的成长有赖于有效教研的有序延伸。有序,使微型课题具有规划性;延伸,使微型课题具有纵深性。
课题的成长力,植根于有效选题的真实性,发展于微型课题的可行性,提高于课题规划的有序性,聚变于课题生成的整合性。
让课题更具成长力,校本教研是沃土,课堂实际是源泉,专业发展是动力,系列拓展是途径。微型课题如何做大,做强,就是要一个观点写透,一个见解写新,一个主题写好,一个系列写全。用好四个字足已。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何以所以然,是把微型课题向纵深推进的三步曲。课题研究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有一个突破口,教育均衡就有了一块主阵地。
四、基于创新微型课题更具影响力
微型课题具有教师自主选择、自主研究的特点,提高其影响力,要求学校实施整体规划,促进有效教研;突出系列整合,提升研究价值;打造教研品牌,扩大学术影响。
影响力的意义主要有四层。一是指课题本身对教师有效教研的影响,使他们能研、会研、乐研、善研;二是指课题拓展对教师有效教研的影响,使他们解一题明一理,明一理通一片;三是指课题整合对校本教研的影响,使教研有序、有准、有力、有效;四是指课题成果对区域教育的影响,区域教育要有引领前进的旗帜,就必须用教研成果来号召队伍,凝聚队伍。市教研室推出60项微型课题的选题建议,就是提供一个蓝本以资借鉴。
影响力依赖课题成果的创新性。当我们无力进行原始创新的时候,课题整合给我们提供推陈出新的机会,整合创新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微型课题的研究指向有三个,一是教学创意,二是教学设计,三是教学模式。教学创意是教学感悟的发展,思维灵感的体现。教学设计是教学计划的统筹安排、教学要素的有机整合。教学模式是教学操作的具体招式,教学理念的物化成果。教学创意立足于关键点的突破,教学设计着眼于问题链的串联,教学机智聚焦于意识流的拓展。
依据校本教研的生命力,依靠成果规划的穿透力,依托专业发展的成长力,依赖成果创新的影响力,我相信新乡的微型课题研究一定能做好有效教学的大文章。
有效教学的微型课题
 1)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度
2)如何提高学生的发言积极性?
3)如何在课堂提问时兼顾全体学生?
4)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5)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和作用?
6)如何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学习?
7)如何设计创新型作业?
8)三维目标的融合与整合?
9)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10三思五导助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11)如何打磨精品课例?
12)精讲的教学策略与实施?
13)课堂教学语言的提炼与转化?
14)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5)课堂主问题的设计与实施?
16)怎样使课堂教学起来;
17)合作学习的引导与实施;
18)教学重点难点的选定与突破;
19)与学生沟通的六个环节;
20)精练的原则、策略与实施;
21)自主学习的内涵与价值;
22)自我激励的价值定位;
23)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24)怎样组织课堂讨论;
25)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与创设技巧;
26)启发式教学的方法研究;
27)探究学习的引导与鼓励;
28)创新作业的设计理念与要求;
29)怎样引导学生做课堂小结;
30)优秀学生的行为特征与学习方式;
31)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捕捉与提炼;
32)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33)毕业班怎样上好三种课(复习课、综合课、试卷点评课);
34)优秀教师的成长途径;
35)因材施教的认识与实施;
36)提高教学质量的四个有效转化;
37)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38)影响教学成绩的因素分析与破解对策;
39)有效教学的课堂行为研究;
40)有效教学与自主学习;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