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研室/2013年人文教研室教学反思集汇总
教研室

2013年人文教研室教学反思集汇总

发布时间:2013-08-27 09:40:32浏览次数:2946

必修3教学反思

   高二地理组 武德川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其中必修三模块是以案例的形式把以前学过的知识串通起来,以案例的形式探究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对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的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是“必修三模块”的核心内容。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也必然各有其特点。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采用案例方式,选择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能源资源的开发”、“流域的综合开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等五个较为典型的范例,以说明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着的不同问题,应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部分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部分的教学对完成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必修三模块”是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但由于其涉及的案例繁多,而高考的选材又不完全来源于课本,所以必修三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必修三模块更能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教师对知识的迁移和整合能力,更能考察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在教授必修三时,要高屋建瓴,不是要求学生死记案例,而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除书上的案例外,最好能开发一此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又能让学生树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

 必修三的核心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考的主旋律,每年高考必考。但由于其涉及的案例繁多,而高考的选材又不完全来源于课本,所以必修三的复习是高考复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复习中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教学过多的徘徊在教材知识的总结、归纳上,而缺乏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过程。这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没有意识到原理教学应该是必修三复习的主要侧重点。这使得必修三的复习有如鸡肋:抓教材案例似乎对于高考没用,不看教材案例又有些担心。其实如果我们把握了必修三教学的核心及近年来高考的特点,那我们就会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下,在立足课本的同时,更会站在高起点上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认为在必修三的教学可以分以下几步走:了解考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过程不偏离方向;利用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考试题分析某类问题的考试方向、考查重点,学生学习有侧重点,提高效率;回归课本,找基本规律,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理论的升华;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对其它案例再剖析,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典型例题的练习与讲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必修三的教材内容,主要是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重在实际应用,对学生今后价值观、环境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体现高考要求,教学过程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总之, 必修三的教学就是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选择的道路,是对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的应用研究,最好结合身边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树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也就是在案例的分析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一个案例来摸索一套研究区域地理的方法、方式,用这个经验迁移到别的区域里面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高二地理期中考后反思  

高二地理组 武德川

    13周,我校举行了每学期一次的期中考试,作为一名高二地理教师,我对本次考试及之前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同时对将来的教学进行了畅想。

  一、我们的认识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探讨与实践,我们认为地理课改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把握好课标,使用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1、认真研读和领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一不是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对于课标无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针对正文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我们备课组的几位地理教师每周都坚持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说明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的原理等。

  2、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

      由于初中阶段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根本就不重视,造成地理基础非常差,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上课时我们利用第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三维目标和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进行课堂小结,每学完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把一些陈述性知识变成生成性的知识,让知识开花结果。 

  3、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处于最大程度的兴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们在点拨评价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我的反思

  1、教师要不断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课改给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

  2.师生地位的变化

       课改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也就有了学生的敢想、敢说、敢争论,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积极配合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讨论,更好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争取不断进步。

让教学反思成为常态

   高二地理组 武德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景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深究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等,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一、经验总结  1.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定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精选题目等。集体备课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有时会出现知识错误,通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是体合作、探究、创新的一种好模式。集体备课促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是高考成绩取得的一个有力保证。   2.定好位,什么样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  要将学生定好位,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定好,我们的学生存在问题就是基础差,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平时上课很难把握好知识的度。一般先将知识系统给学生,每周用好基础测试,基础测试基本上是课本的翻版,以填空和选择的形式出现,落实基础。对学生存的问题必须分层解决,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培优训练,中层生在注意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下层生要抓基础,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尽量全面提高,整体前进,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3.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从高二起就直接面对高考,对两年的时间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具体到每一个月的安排。

二、计划安排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探索和总结,我建议从如下几方面做好:1.重视基础知识,加强迁移训练  总体上说,高考命题原则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只有扎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高考的导向是“用”知识,而不是“记”知识,它要考查出考生今后的学习潜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因此要准确理解每个地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以及对地理知识细化和整体性的把握。同时还要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的地理问题。并在掌握学科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2.精心挑选复习资料。教师利用资料,原则上是多多益善,因为教师在备课和编制练习的时候可以博采众长,有选择地“引进”。

3.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对课堂教学起点的要求是:80%的学生接受当堂课90%的教学内容。对于课上10%的没能接受的内容,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整理消化解决,对于10%不能较好地接受教学内容的同学,我主要是利用中午时间通过个别辅导加以解决。并要求学生及时回顾、循环复习、经常反思、做好总结。  4.构建学习模型,重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时可根据这些规律,适当建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如区域地理学习模式(五什么)、气候学习模式(原因、特征、规律、应用四步分析法)等。经常性地把一些貌似不相关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迁移,能举一反三。  5.注重试题评讲的效益。上好讲评课,首先是要讲出解题思路,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形成较为规范的信息获取、分析归纳的方法;其次是要让大部分学生感觉到这道题的考查的能力目标是什么,不要仅仅就考点和知识点做思考;第三是要分析学生的“致错因子”,有针对性的提出复习堵漏方法。   6.加强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动手动脑,课后整合、添加知识点。建立错题统计本,不仅整理出答案,还要分析出思维的误区,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提高了能力。日照图、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洋流模式图,中国行政区划、我国河流与湖泊、我国主要铁路交通运输网、我国地形分布等我都要求学生能填图能画图,并要求归纳重要图表的规律。   7.加强地理基本技能的日常训练。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图文转换、文图转换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在练习和考试讲评中,引导学生从平时开始重视答题规范,从平时开始训练合理规范答题,用地理语言表述答案。

第一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教学反思

课是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的第一课,在备课时需要从全盘考虑。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从目录看起,把握本册书的全局,努力做到理清线索,把握思路,宏观掌控。使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古代、近代和现代;两个地区:中国和世界发展规律: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近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使学生了解经济史的编排与政治史基本对应及如何学好经济史。接着,引导学生看第一单元探究提示,明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特点农业与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古代的经济政策及影响。
    部分学生对古代中国的分期会有遗忘,所以需要回顾其发展线索:公元前21世纪前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476年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公元前475-1840年  封建社会战国、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大一统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时期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也让学生明白经济的发展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简介国内史学界将农业发展划分的三个阶段。以十二生肖导入后,提出问题“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演变的?”由学生自主学习,并思考“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由学生看书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补充井田制的相关内容并讨论:现在的土地公有制与夏商周的土地国有制有何根本区别?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引起的土地兼并及导致的社会问题。

 时间匆匆,一节课下来觉得很紧张,有点拖堂,稍作调整后就好多了。 

                                   孙 婕

                                    2013年3月

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

一节好的历史课首先要让学生爱听,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育。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节课我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本课教学既难又易,难的是教学方法难以突破,易指多数学生对这段历史比较熟悉我把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签定做为教学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分析邓世昌这个历史人物时,从责任感中体会爱国情感,从人格尊严感悟国家精神,以小见大,通过谈话、探究、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学习状态精神饱满。

这节课我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努力:第一、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如《马关条约》不仅让学生知道条约有哪些内容,还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的方式与《南京条约》对比分析,让学生在过程中,深刻认识《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认识《马关条约》给日本带来的一些影响这样做,培养和训练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时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思维活动始终在进行着,并在思维活动中得出自己的认识。

第二、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本课点睛之笔是对《马关条约》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对《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进行重新设计,让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的签定,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层面的,那就是尊严让学生感悟到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要积聚仇恨,而是自我反思和警示,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第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中,我选用了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定和部分史料,学生看过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谈感受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如在学完本课后,你心情如何?请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并说明为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符合学生从形象到逻辑的认知规律,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一定好,但反思整个教学,不帖标签、不灌结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又有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梳理,站在思想史的高度对历史进行阐释与理解基于这样的认知与实践,在平实的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彰显了 “思想”的魅力在有兴趣的情境中体会思想的魅力。

在课堂中,我也感觉到学生的回答是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照着课本读。“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过程中,关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等知识,相信学生不必于课后再去死记硬背,因为,这已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了。

本课因补充内容稍多,时间把握好,有点拖堂。在教材的取舍上,下一步更要做好。<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