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研室/《文海采撷》第一期(社会热点)
教研室

《文海采撷》第一期(社会热点)

发布时间:2015-11-02 10:14:30浏览次数:3073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3日)

习近平

全国同胞们,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代表,尊敬的各位来宾,全体受阅将士们,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全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今天大会的各国来宾和军人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那场战争的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前进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

——二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

建国门到复兴门,几百年来,北京长安街见证了多少沧桑,又将多少瞬间凝固为永恒。“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讲话、坚定有力的手势,

 激荡起人们的心潮,必将载入人们的集体记忆。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历史深处萃取的坚定信念,也是向世界宣示的我们的历史观。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逢重大历史时刻,我们总会回望历史,让历史之光照亮前路。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军歌嘹亮、军姿雄壮,铁骑滚滚、鹰击长空,我们共同分享荣光、触摸历史:从抗战老兵的神情里,体会胜利的来之不易;从年轻战士的步伐中,聆听复兴的铿锵足音;从外军代表的身影中,感受人类的和平共识……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需要坚信正义的力量。人类对正义的追求和坚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动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历史会逐渐久远,但历史的启迪和教训,不管承认不承认,永远就在那儿。捍卫历史真相、明辨大是大非,才能让历史成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

    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需要捍卫和平的尊严。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国虽大,好战必亡”。消除仇恨和战争,摒弃偏见和歧视,坚持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人间正道。

    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需要植根人民的土壤。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体,和平与正义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抗日战争中,人民战争成为“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深刻说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最伟大的力量是人民大众的同心合力。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世界各国都应更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2015年,伦敦和平纪念碑前,丘吉尔的曾孙朗诵起70年前英国首相庆祝胜利的著名演讲;巴黎凯旋门前,法国总统为无名烈士墓拨亮长明火;德国国会邀请历史学家登上讲台,纪念“德国解放日”;纽约时报广场,数百对夫妇模仿着“胜利之吻”,庆祝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们同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阅兵式一起,共同彰显着正义、和平和人民的力量,一起让历史如镜、正义不朽、和平永恒。

    “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70年过去,硝烟散尽,危险仍存、使命仍在。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的勇气在此、底气在此、信念在此。

 

 

现代化是对九一八最好告慰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4周年纪念日。在抗战研究不断深入的当下,对于“九一八”的教训,才能看得更深刻。

“九一八”是国难。早在19世纪末,日本就通过移民输入、经济渗透、调查研究等手段觊觎东北。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曾专门向内阁进言:“如随年积月累,得以移入大量人口,满洲则在事实上成为帝国领土。不仅在以后归还之场合我之利益确定不动,而且或许出现最终不必归还之

情况。”这已经把日本染指东北的步骤说得明明白白。

但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侵略者,永远不会满足以非军事手段攫取利益。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自编自导炸毁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嫁祸于中国军队,突然袭击并侵占了沈阳城和东北30多座城市。这一天因此成为日本大规模武装侵华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正式发动侵略之日。多年来,中国不少学者坚持认为“九一八”事变实际上拉开了二战序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九一八”是国耻。当时多数日本人觉得,对东北实施军事侵略,定会引起两国正式宣战。但事件的直接策划者、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却认为,占领“满洲”中国政府不会打仗。“九一八”事变,可以说是关东军校级军官策划的一场“豪赌”。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事后发现计划竟非常顺利,才马上宣布了支持。

如果遭到中国军队的抵抗,侵略者也许不会肆无忌惮下去。日军当时在南满铁路驻扎的兵力不过1.7万人,事变后紧急增援,参战者总数也不足4万。而东北留守部队却有25万之多。实力对比不弱,却因上有“不抵抗”政策,下有“不迎战”决策,导致东北不战而失。精神上一旦成了俘虏,等待在前方的就只有耻辱了。

“九一八”是国殇。东北沦陷,让抗战志士不屈不挠,抗战呼声开始沸腾。杨靖宇被日军逼入绝境时,仍不忘刺醒麻木的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张恨水在《弯弓集》中题诗疾呼:背上刀锋有血痕,更未裹创出营门。书生顿首高声唤,此是中华大国魂。知耻而后勇,国要是没有了,魂要是不在了,即使高大强壮如阿喀琉斯,也难挡射在脚后跟上的箭。

抗战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涉及资源调动、精神振奋、民心凝聚的总体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这一天就已经正式开始。习近平主席在9月3日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胜利的到来是曲折的。无论抗战精神的奋起,还是抗战力量的汇聚“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岁月,都是重要的准备期。

理解14年的抗战,有助于我们认真地反思抗战历史的得失,看清民族复兴的来路与去路。历史学家胡绳说过,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如何使中国近代化。抗日战争显然与这两个问题都密切相关,解决这两个问题也可以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识。

“九一八”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永远的历史之痛,除了当时处于饱受帝国主义蹂躏和压迫的地位,也因为当时的中国尚未形成现代化的资源调动和生产机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政治力量尚未壮大、中国社会尚未完成启蒙现代意识的国民改造。而这些制约,恰恰是在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得到改善,使中国能够以一个追求现代化国家的精神面貌应战日本,最终夺取了胜利,也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局。弄清当时为什么失败,也就能明白今日要怎么成功。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把纪念活动中收获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转化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正能量,转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越接近目标,越应该万众一心。把奔向现代化的路途走好走稳,才是我们这一代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