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班主任论坛学习总结
梁玉仙
2013年11月2、3日我们全体班主任参加了由新乡一中主办的一线班主任论坛, 两天时间共听四场讲座。这些讲座都是基于我们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细枝末节,既有理论高度的指导,又有实践层面的操作,听后自觉受益匪浅。总体感觉:睿智、共情、实用、细微。
睿智既是对陈一筠教授的印象,又是班主任工作对我们的要求。 陈教授已经74岁,但依然神采奕奕、思路清晰,能不带停歇、不参照任何资料连续讲两三个小时,着实令人感叹。她的讲座《爱在青春期与“早恋”—如何解读青春密码》在某种程度上颠覆或更新了我们班主任对于青春期男女生交往方面的理念:青春期的时间跨度从10到19岁,即小学高年级到大学初期,这个阶段由性激素引起的性发育导致学生生理、心理和青春体貌的变化,我们班主任应引导他们走进生命的春天,悦纳自己的青春体貌,忙春天该忙的事,而不是拒绝回避,不然学生的青春将会是一片灰色,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缺失。因为有一种痛叫成长,有一种爱叫成长,拒绝痛就是拒绝成长。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摈弃有色眼镜,睿智地对待并鼓励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正当交往,因为男女间适度交往可以愉悦身心、增进健康;帮他们顺利完成第二次断乳期,避免恋父、恋母情结;有助于排除焦虑、郁闷情绪,提升智慧、自尊心和自信心。
《融情入理 做专业班主任》让我们感受到共情的作用。老师通过透视社会现象引发专业思考;建议融情入理,践行专业工作;鼓励情理兼备,促进专业发展。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学生接触各种渠道的机会增多,他们敢于思考、直言敢言,强调张扬个性、自主发展。这些变化直接冲击着我们老师对于学生常态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导致某些时候我们的不适应。其实接手这一届的班主任后我曾经一度非常困惑:这帮孩子的理解思维及解决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刚刚送走的那一届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自己经过了好一段时间才适应了这些方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我们班主任应是班级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和学生成长的见证者。以此同理心,基于常规管理的两个落脚点,即让学生融入集体,让机体有序运转,日常工作中,我们班主任既要有感性的认同,又要有理性的思考,学会静下心去读,俯下身去行,为学生创设和谐有序的氛围,呵护心灵个性成长。当遇到棘手的事放一放,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去解决。教育学生把想弄清楚的事想明白,想明白的事做出来,值得做的事情做漂亮,有意义的事情做下去!
顺其所思,与其所需,同其所感,因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这可能就是共情的实践过程与作用吧!希望我们都能与学生共情,给学生一个幸福的美好的不一样的未来。
北京中学的刘乃忠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讲座为我们进行班级管理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我们平时教学中多媒体使用较多,班级管理方面只是在开主题班会或家长会时用,也仅限于简单的幻灯片的使用。其实多媒体用处多多:可以存储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常规量化的考核,让谈话变得有理有据;进行学生操行评语的鉴定;提高资料利用率,将文章分类归档;利用学生成绩分析模板,提升学生自信;还可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让学生书写自己的历史、体验生命的价值;同时通过多媒体班会,增强德育的时效性。刘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几种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如:Swift point、Zine maker、Pocomaker 及班主任管理大师,并演示了如何让动画在PPT中闪烁等方法。想到期中考试后我们要开家长会,给家长反馈半学期来孩子们的表现,对比分析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这些软件和方法我们真得好好学一学,用一用。
作为班主任,有一颗睿智的头脑,有一颗学生的同理心,掌握必要的多媒体使用方法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到现象掩盖下的实质,分析发现那些细微的东西。刘玉荣老师教会了我们从细微处入手进行学生问题的诊断与学法指导,对于学生问题,预防胜于矫正,宁可虎头蛇尾而不要蛇头虎尾。应该本着大局原则、不以态度定结论、结论要合乎逻辑、采取措施因人而异等原则。刘老师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从两大类11个方面分析了日常管理中学生顶撞老师这一普遍现象的成因,既有老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并针对每方面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往做过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从没尝试过,甚至没想过,刘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点拨和引领。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我们在追求这份艺术的高度和成就感的同时,也在追求着我们的职业幸福感,这一切需要我们学习、反思、总结。因为只有老师好好学习,学生才会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