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研室/高二教学反思-杨柏林
教研室

高二教学反思-杨柏林

发布时间:2013-04-15 11:52:53浏览次数:3044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联教学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消失了。现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开掘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并强调:“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掘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让丰厚的语文内涵彰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真正体现学习资源的价值和地位,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载体。

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他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一,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灵魂――人文性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就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现今的语文学习中常常是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质和量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意识就更淡薄了。语文教学的“中国特色”,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联文辞的精炼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

二,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

对联除了作为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教学方式,古之人对于对联教学是相当重视的。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中说:“属对(即对联),古已有之,到了近体诗(律诗、绝句)时期,成了一种格律,诗里的某两句必须成对。属对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形成,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关系,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发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文史学家周劭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更为巧合的是,对联训练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跟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不谋而合。“人类学习说话,是从独词句开始到双词句,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个思维过程中,独词句体现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造句的原理,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虚词。”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恰好是该理论的绝佳例证,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到:“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学者钱剑夫先生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可以说,对联训练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三,对联教学体现了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关系

对联教学虽然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却不受其漫长的历史所影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师生当堂的对联训练,使得枯燥呆板的课堂充满生气,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进教师角色的变化,即师生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创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学充满人文关怀,面对词与词组构成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思维的起点上。在更多情况下,教师的思维敏捷程度以及发散程度都未必高于学生,特别到了师生互相提问的环节,对联的答案已经超出预先的设定,更多的体现的是开放性和探究性,这样就更加体现师生的平等的主体关系,课堂的教学更加的开放,包容,充满激励,师生之间进行智慧的交流和精神与情感的沟通。这种课堂氛围,是无法刻意营造的,它不是教师个人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学生的被动表现,而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对联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往往与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密切的关系,问题的挑战性越强,引起探求和解决的要求也就越强。对联是词的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并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课文中常见词语,这样的特点就使其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对联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内容,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个性,美德,心态,风俗等等,对学生性的确激发乃至心灵的触动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恰如其分地运用对联,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我运用了这样一副对联的导入课文:“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我先将这副对联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问学生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当学生回答出说的是樊哙时,我又结合课文解释这副对联丰富的内涵,(鲁肃不如樊哙,文不如武;狄清怎比萧何,武不如文)学生发出一阵感叹,深感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热打铁简介《鸿门宴》文章背景。这样导入,既自然生动,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达的语言形式,就像戴着枷锁跳舞,要想表达的贴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怎样才能从成千上万个词语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词,还要把它们迅速有机的串联起来,成为一句或是一段有意义,有感情,有顺序,有趣味的话。通过对联训练,学生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起步,学会炼字,筛选词语,写出优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过程,由此可见,对联是学生思维写作训练的利器。“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对联创作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也是知情统一的知识获得过程。而动态的探究过程才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对知识积累加工的同时,能让学生自主体验情感,在方寸间发现感受词汇内在的丰富内涵与背景,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和发挥。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对联训练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分析《杨修之死》一文后,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杨修,学生概括为:“一张巧嘴,道破天机:两片薄唇,召来横祸”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杨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又如学生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概括为:“百草乐园,自然熏陶;三味书屋,文明教化。”可谓一目了然。这种做法,比只串讲课文字词,不分析其内容主旨,多了一层能力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到位。再如在复习古诗文时,我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西望星汉射天狼” “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联,而且都出自学过的古诗文(分别出自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此类对联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浑然一体。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对联除去作为语言思维练习之外,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对联外形整齐,节奏和谐,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尤其是很多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写对联的习惯,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人勤物阜,国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全副身心,满腔热忱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东林党人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而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歌颂项羽、勾践以自勉,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和不羁的个性。

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那些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对联,介绍给学生,并进行评价和鉴赏;另外还让学生自选对联,写鉴赏文章,然后互相交流,进而能够自主进行创作学生们徜徉在高雅的文艺创作和欣赏的海洋中,所获良多,对于我个人教学研究来讲,受益匪浅。

本文的写作目的并非是想刻意拔高对联教学的地位。我认为在现行的《新课标》的良好背景下,能够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结合新的时代特点,继承和发扬有中国特色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点,这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幸福。让我们以此文共勉,期待语文教学春天的来临。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工具性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不肯相信,也不愿看到。但只要深入一线,走进课堂,感受就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一、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

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理论层面:工具性被简化。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发意识。

这些都是课程教学的人文性要求。也似乎涉及到了语文工具性教学要求,但语焉不详,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至于这些“内容”有哪些 ,随你去想。

2、《考试大纲》在划定考试范围时,对现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和特殊的文言现象的考查含糊其辞,漏洞百出:语言基础知识时考时不考;考文言翻译,但又要求说不涉及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名词;如此等等,说不清时就一语带过,所谓“侧重于运用”。

这两个富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文件,尽管都提到“基础教育”语言的基础性,但相对于思想性、人文性的“特别强调”来说,前者显然简于后者。尤其是考纲这根刚性棒子,对直接体现语文工具性的基础知识的教与学、考与评的指挥,更是简单得无以复加。一句话,类似的文件(如各省的种种补充说明)给人们的感觉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二)实践层面:工具性被虚化。

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教考分离在目下是不可想象的。从教师的角度看,怎么评就怎么教怎么考就怎么教是因时而动。其认知基础是教学评价。

⑴定性评价的影响。主要指下行性的课堂评价的作用。在老师们看来,怎么评就怎么教,理所当然,无可厚非。反之,实在不可思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有这样一些成文不成文的规定:是否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理念;是否有富有激情的多边活动;老师讲课的时间是否超过了15分钟;课堂容量大不大;有没有创新;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只好变着法儿追求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的在浅层次上操演动作,搞些哗众取宠的表演化设计。一时人文时尚起,创新一大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研究教材内容,研究课堂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课堂是比以前更热闹了,语文课也成了思想方法课、生活常识课、自然科学课,情趣审美课或者什么别的课。我们开始通过新课程平台,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人生,欣赏音乐、美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新课程的新教法”,“体现了新理念”。这样的课,听时感到新鲜,听后一想不对:字词句难点都没理解清楚,文本也没解读,内容匆匆带过,就跨过文本做许多引申和发挥,这样的超越文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可能生成?老师们应该心知肚明,但风气如此,无可奈何,只得务虚!至于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达没达成,反正不是本堂课的评价点,放下也罢。

⑵定量评价的影响。指的是各级别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影响。你讲是观念落后也罢,你讲是应试教育也好,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上重本,老师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什么教什么。不是减轻学生负担吗?既然已经实施新高考的省市,基础知识分值很少,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陪自己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又想,初中小学老师讲过了吧?再讲是不是重复教育?还有,不要以为学生不知道,当今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得很。总之,基础的知识不必、不应也不能讲。 

于是,“知识和能力”这个工具性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严重架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以生成人文精神的“过程和方法”,实际上是纸上写写罢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留下的只能是没有实效的热闹。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讨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收获?热是热了,闹是闹了,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为什么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文工具的实践课,它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才会理解、体悟、想象。所以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一切人文性目标的达成都是天真的想象,甚至本节课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了什么,学生也不甚了了。

二、语文工具性的最优化

(一)优化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内涵丰富,人们对其理解也有差异。我认为这里讲的人文性绝不是指脱离语言交际性的孤立存在,相反,它是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深层次的内蕴。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语文天生就有一种人文的因素。扎扎实实抓好语言交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熏陶的过程。

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流传至今并发扬广大的只有中国。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可以说,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声叹息都会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意味深长的图画。读到“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羡四君”,我们在了解工整的对偶、流畅的排比、严谨的平仄、恰到好处的合称之时,哪个不会被生动的面容感动?哪个不会被浓郁的书香吸引?哪个不会产生怀古之情、奋发之意?

工具性可以“直通”人文性。要毫不羞涩地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这样说,绝不是否认语文的人文因素,恰恰相反,这是在为建构更高更重更华丽的人文丰碑,铸造更深厚更扎实更硬朗的基座!

(二)优化内容

应该按照实用的原则,对落实语文工具性的教与学的内容进行优化。

1、  选择知识点。

学生通过自学(如查常用工具书)就可以获知的内容,要大胆舍弃;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如古诗文平仄)可一语带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常见易误实用难把握的直接影响阅读写作的知识,如词性、句子结构、分句关系、部分修辞格,又如常见的文章文学知识等。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一个度,不必过深过细。

2、  理清层次性。

即建立知识序列。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读写交际的需要,考虑与其他语种的交互关系,确立一个富有弹性的知识系统,尽量做到梯级提升、紧密衔接,同时充分发挥语文的“母性”作用。目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初三(九年级)与高一有知识断层,以致高中老师在教学文言文的特殊词法和句法时困难重重。二是语文与其他学科横向沟通不足,如七年级英语教学涉及众多语法,但相关内容六年级语文却没安排。这说明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序列还有必要进一步统筹。

新教材已经在“梳理与探究”中做此工作,期待有完美表现。

(三)优化方法

语文工具性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种语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另外一种是学得,指有意识地系统地研究并学习某种语言。克拉申理论中的习得,实际上就是要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典范的语言环境,于无意之中得其意;学得,则是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于有意中得其意。看来,语文工具性的最优化可以在多方面的实践中得到落实。

1、拓宽语言的积累范畴 

1)重视课内积累。新教材中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字、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特别强调重视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的习惯,并随时记下书中的好词、好句,养成随手查字词典的好习惯,为日常的语言交流、写作积累下好的语言素材。 

除了阅读书面的材料,积累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语言信息,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 

2、训练扎实的语言能力 

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式很多。如师生对话、分组讨论、主题辩论、课前新闻时评、演讲、配乐朗诵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会留下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新教材为学生的书面表达提供了范本,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鉴范文的形式,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逐渐模仿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读写结合是最好方式,通过它可把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起来。另外,办班刊,出版报手抄报,组建文学社,引导向报刊投稿也是有效的方式。

(四)优化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课程标准有一个评价建议。对评价目的、基准、主体、方式、功能、注意点等作了一般性概述。平时的课堂评价好处理,但学分认定,操作比较困难。尤其是当这种评价与高考相关联时,是否影响其公正性,有没有很强的公信力,目前难以回答。为了落实语文工具性,是否对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做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语文特点,值得探讨。

2、对教师的评价。要明确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要减少教育行政部门对具体教学行为的干扰,做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工作。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一定要全面理解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关于工具性人文性的内涵,在强调语文人文性的时候,切不可忘记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