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4-11-16 09:49:33浏览次数:2366
培养思维能力
新乡市一中初中部(南区) 吕庆生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三维目标(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重要的价值取向。我们在课堂上强调落实三维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同时不应该忘了智力培养。而智力培养、思维力是关键。
一般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智力结构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都必须受思维力的支配,都必须围绕思维转动,同时,其他智力因素反作用于思维力。
什么是思维能力呢?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心算力等。那么如何培养思维能力呢?
一、 让“问题”引领思维。
首先,启动思维,将学生置于疑问,矛盾和问题中,使思维不断得到激发,让学生经常处在问题的情境中。其次,培养思维能力从提问开始。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身有体会的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是问题的解决。”再者,培养思维力重问题的结果更应该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校的教育通常采用两种教学方式,一类教学方式是把问题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另一种方式是让学生参与获得结果的过程;答案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如何去寻找答案才是最关键的。
二、 让“思考”孕育思维。
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意即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理清了概念,提高了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能力。同时要学会在安静中思考,学会独立思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培养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三、 培养思维力,必须重视其他智力因素的作用。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对其它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对思维力的培养提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很难培养出较强的思维力,一个学了就忘的人,也很难培养出较强的思维力。
四、 培养思维力,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目标不够明确,毅力不够,那他会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吗?在思考时尽量把情绪、精力调整到一个较好的状态,保证大脑清晰,情绪稳定,对于思考过程是很必要。所以培养思维力,也必须注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五、 新课程改革,助推思维力培养。
大量的实践证明,过去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不仅没有培养出真正的天才,反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只会读书考试的蠢材!改革旧的满堂灌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代之以新的课堂模式,在新的课堂模式上讨论,展示、点评、质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思维力也才真正的活跃起来,课堂才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托。
1.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时,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不仅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且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答案,在讨论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2.在设疑,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思之端,学之始。有疑和释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点评,质疑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的实践。
3.在“教”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语说:教学相长。意即教和学相互促进。在新的课堂模式中学生上黑板展示、点评,一定会有更多的思考;学科小组培训后,安排A教B,B教C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先理清思路,再给其他学生讲,促进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端正思维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思维活动中,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法、因果法、逆推法、假设法、排除法、反证法等等都是我们思维活动中用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指导他们的学习,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是正确思维的结果,一个人能够飞多高,并非由人的其他因素决定,而是受他的正确态度制约,从这意义上说,思维的态度将决定学生未来人生的高度。
思维习惯的养成需要训练,只有给与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类比思维、系统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等,他才会拥有这些思维方法,只有加以训练才能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